2023年8月21日至26日,非常有幸参与了黄石市教师发展中心与省特级教师郑艳霞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的数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活动。
来省实验学习前就对郑艳霞老师的名气有所耳闻,她是湖北省特级教师,高中课标教材实验优秀实验教师,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教练,
湖北省高考备考优秀主讲专家,师生们对她都赞誉有加:“再复杂的数学题目在郑老师手中都会被分解成最基本的知识点,让我们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她是大家公认的‘行走的解题宝典’。”
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培训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开展:
一、精准备考,精准施策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每天的跟岗学习中,我们都会听到一节真实的高三复习常态课,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这样的课常让我感到虽然朴实但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讲课的三位老师的风格各不相同,课堂都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色彩,但是给我的共同感觉是,老师们非常重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逢做必改,逢改必纠,对学生的错因了解充分,讲题时就学生的痛点讲错题,借力发力,分析错因,讨论纠错。尤其是郑艳霞老师,从和学生的互动来看,哪个学生,错了哪个题,哪个学生解题不规范,她都如数家珍。创新班王丽老师的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在老师的提问引导下,学生活动是自发的,处处都体现出实中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老师只负责课堂总结。强基班的李苏红老师,细致全面地将诱导公式和学生一起推理论证,对前期新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偿矫正,说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夯实抓牢,这也恰恰是我们一轮复习中应该注意的。
周二上午参加的高三数学备课组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展开:从高三八月圆创联考的考情分析开始,老师们在讨论中准确具体找到学生目前的学习中存在问题的问题,就题论题,并指导于九月起点考(应对九月起点考,六套试卷一天一套);商量近期复习进度并讨论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上课多给时间学生练,练完以后马上批改,是否讲题按抬头率来,主要抓落实、找错误、讲错题;2、抓落实,考原题。试卷不改错相当于白做,“搞清楚”与“做了”效果完全不一样。正是由于备考复习中的基础抓得牢,所以实中每年的高考一本率才能高达99%!
二、课题的研究与开展
黄石二中王庶老师首先就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作报告,王老师对数学教学的思考有深度有广度,庞大的论文发表数量让我看到了一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处处有思考,一个小的切入点引发深度思考,就可以成就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点让我佩服不已!郑艳霞老师也就她所做的课题和发表论文的经历传达经验,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养成勤思考,多钻研的习惯,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二字!听两位老师的写论文做课题的经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自我教学反思的机会。“经验+反思=成长”,反思大于苦干,苦干的精神令人感动,但苦干经常会带有盲目性,在教学生涯中,千万不要成了“只顾埋头走路,而忘记了抬头看天〞的行色匆匆者。我们不能一直埋头凭着过去的经验来教学,不研究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规律,思想就会僵化、麻木,被时代淘汰出局。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创新和发展!
三、导学型课堂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我就新授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做阐述,大家集体对这节课进行打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和方法。郑老师鼓励老师们多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多尝试开放性的课堂,尝试更多的可能,挖掘不一样的课堂,让学生和教师自己都有收获,共同成长。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郑老师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解,公式推导的例子让我感受深刻,教师善于思考才能启发学生,也许这个方法在课堂上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感受和体会一定是非常不一样的,情境其实源于生活,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细心观察,关注学生,善于思考,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上好每一节课,精选每一道练习题,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和思考得到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郑老师的点评客观、理性、科学,既体现出一个资深数学老师的严谨认真,也展现出一位专家学者的研究高度。
郑老师随后介绍了教研组关于磨课中的1+1+N备赛团队,“一人备赛、集体打磨”,关于评课老师的建议,接纳多少取决于自己的判断,不用完全吸纳,主要是要对课堂呈现最有利,鼓励年轻老师们的课堂有自己的风格。指导评课不说空话套话,问题要说到点子上,郑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又进一步得到更新,同时对于理论的应用也得到了启发。
四、优质命题,合理组卷
黄石一中胡春彦老师就如何命制一套高质量的试卷作汇报,老师们从命题的角度展开讨论,就题论题。郑老师指出,在“研题”过程中,首先要“做题”,不仅要把握高考真题,更要注重日常的例题、习题,“做题是为了删题”,面对习题课,感觉讲不清重点,就是因为没有对题目进行精选与删减;其次是“讲题”,在归纳和总结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最终学会“命题”,实现进一步成长。通过“研题”,教师要尝试从一类问题到一个课题,进行教学研究,从成功经验中发掘问题,从实践困惑中寻找问题,从具体场景中捕捉问题,从学科发展中发现问题。
经过一周的听课、上课、评课、参与集体备课、听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跟岗学习活动的洗礼,我受益匪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上了几节公开课、完成了几项课题、几篇论文,而在于从每一次付出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专业飞跃。未来虽远,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