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黄石三中江贤猛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洞见地球5亿年"的主题引领下,地理学科带头人江贤猛、地理组李丽及宫经松三位老师带领4名高三学生深入阳新百洞峡景区进行研学,活动特邀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徐玮总工程师全程指导,共同揭开寒武纪地质奥秘的面纱。
上午10点整,考察队从学校整装出发。抵达景区后,江老师首先为师生们解读了百洞峡独特的地质构造。"这些岩层就像地球的年轮,"他轻抚着斑驳的岩壁说道,"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远古海洋的呼吸。"在专家指引下,学生们很快在溶洞中层发现了珍贵的三叶虫化石,其清晰的体节轮廓引发阵阵惊叹。


洞内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倒悬的钟乳石与拔地而起的石笋遥相呼应,如幔如帘的石幔在探照灯下泛着珍珠光泽。更令人振奋的是,考察队在一处洞顶发现了明显的断层痕迹。"这是地壳运动的活教材,"老师们现场展开地质讲解,"大家看到的断层,你们能判断它的走向吗?蓄水池的水来自哪里?这个喀斯特地貌的特性有什么关系?积水区时间久了可能会形成莲花台,你们能解释原因吗?……"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专家指导下首次尝试用稀盐酸检测岩石成分。当滴管触及岩面泛起白色泡沫时,费同学兴奋地记录道:"课本上的化学反应真的在眼前发生了!"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抽象的"喀斯特地貌""海相沉积"等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触摸5.4亿年前的化石,仿佛穿越时空与远古生命对话。”活动结束后,陈同学在研学笔记中深情写道。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实地考察让他们对课本中的地质知识有了更直观地理解,对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产生了更深的敬畏。


这场融合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研学活动,不仅为毕业生们的高中生涯画上圆满句号,更生动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真谛。正如江贤猛老师所言:"最好的课堂,永远在大地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