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网站 >> 德育之窗 >> 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随风潜入校 育德润无声

发布日期:2019-01-16    作者:黄石市第三中学     来源:     点击: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的德育渗透初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是这么阐述的:“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其担负的德育职责。所以,课标中进一步解读: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可以较好地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这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有效掌控德育的相关要求,通过综合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综合利用课内外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渗透,才能够将德育真正渗透到学生内心,为祖国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有志青年和未来栋梁。

那么,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就成为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依托从教以来的观察与实践,考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的主体教学环节。通过单篇或整本书阅读,高中生能借由作家描述的现实或文学世界中的种种,从中体认到能引起共鸣或未曾感知的客观及精神世界,由此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上德育渗透的成功有效取决于教师对阅读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单元为例来具体探究。该单元为写景状物类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故都的秋》(郁达夫)、《囚绿记》(陆蠡)。单元导言中对三篇文章的解读如下: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进而提出阅读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三篇散文堪称是典范之作,语言文字自有其独到个性之处,是学生阅读学习的范例,单元导言主要是从文本本身来解读和引导。如果从德育角度来看待文本,我们必须关注三篇文章的写作时间:1927年7月《荷塘月色》;1934年8月《故都的秋》;1938年秋《囚绿记》。不难发现,这三篇文章跨越的时间段是中国近代非常特殊的时期: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到1925年国民军出师北伐再到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前后不过三年的时间,其社会动荡程度令人始料不及;而后从1931年日本侵华到193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再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日战争开始,也不过是五、六年,这期间和之前三年相比,不仅存在民族内部矛盾问题,还直接扩展到国家危亡层面上来。

这个单元的三位作家恰好是处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三篇文章也是写作于此期间,因此,仅仅从文本语言的技巧来赏析远远不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第9个学习任务群是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其中说到“阅读和研讨语言典范、论辩深刻、时代精神突出的革命传统作品,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这三篇并非是他人写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作品,反倒是革命青年在革命时期书写他们革命情怀的真实写照。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朱自清在社会动荡时期的困顿徘徊、倦守一隅专心学问,理解了公寓里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那株常春藤给陆蠡多少革命必胜的坚定支撑,学生也感动其为了革命的献身精神,德育教育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

 

二、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吾手写吾心”,一个人的人格思想都可以体现在他的笔端。学生写作亦如此。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在作文中说大话、模式化的现象很严重,他们会选取一些外在形式明了且独特的作文模板,再配以一些华丽的辞藻,以此来成文。长此以往,学生越来越难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作文内容严重脱离生活,情感的真诚度大大降低。虽说这只是求学阶段的写作,但如若不认真对待和引导,我们不敢保证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会不会如同对待学问一般虚伪和敷衍呢?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写作应该是先有内容,才有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真实的好的思想内容,再好的形式也是一个空架子。所以,人教版必修一的“表达交流”写作单元中设置了“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写作课,其中说到: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接下来教材选取一位中学生写哑巴母亲的片段,并作了如下点评:“母亲是哑巴,不能说话,但母亲的眼神和表情却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有自责,有屈辱,有无奈的隐忍。这一切都源自对爱子的呵护。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情感共鸣。党我们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

借由此,我顺势布置学生写关于父母的片段,说实话,这是老生常谈的一次写作要求。如果从小学算起,写父亲母亲肯定不下五次。那么如何在高中阶段完成写作要求并有所提升呢?因为是父母,是至亲,每日的朝夕相处成为常态后,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些美好的存在,从而忘却了这最自然的情感。所以,我制作相应的辅助任务表格,在完成表格后要求学生进行场景写作。

辅助任务表格(一)如下所示:

父/母不在家的好处(一天)

父/母不在家的坏处(一天)

 

 

 

 

父/母不在家的好处(一周)

父/母不在家的坏处(一周)

 

 

 

 

 

辅助任务表格(二)如下所示:

父/母工作不在家,我的思想活动

父/母出差不在家,我的思想活动

 

 

 

 
 

父/母生病住院不在家,我的思想活动

父/母不在人世,我的思想活动

 

 

 

 
 
 

这两份辅助表格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和体会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变化,从而让他们有话说、想说话。同时,利用班主任工作之便,在近期家长会上布置给家长一次写作任务,就是写一段文字,场景任务是“爸爸/妈妈因为出差或其他事,没有办法在家照顾孩子,出差/他事在外的爸妈对独自在家的孩子想说些什么?”

在写作课完成了写人记事的作文教学写法指导后,适时加入德育教育。当学生对于父母不在身边获得的片刻自由而激动不已的时候,我将父母所写的文段发给他们,当他们看到满纸上写得都是担心、鼓励和信任,有的学生都红了眼眶。最后收上来的关于“我的父亲母亲”的文章感情真实饱满,平实动人。德育就这样无处不在。

 

三、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人教版的教材不仅文本处处渗透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连梳理探究模块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积极教育作用。梳理探究模块往往和研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知道,德育并非短暂的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教育目标,也并非关起门来说德育,我们可以尝试将教材的梳理探究和课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让德育教育以更丰富的形式渗透和影响学生。

必修二的梳理探究单元设置了“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这一主题。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针对这一单元的“年节风俗”内容,结合本地特色做了如下探索:

主题设计:关于“西塞山神州会”

作为端午节风俗,与传统的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相比,西塞神舟会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相传当年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殉国后,楚人纷纷在江中寻找其遗体,道士洑民众朴素地认为,屈原的遗体会在农历五月十八这天沿江漂经该地区,当地人在这天送神舟入水为屈原收殓遗体,以示对屈原的追思。如今,每年的这一天,附近居民都会前来送“神舟”入水,祈求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西塞神舟会也被称之西塞龙舟会,从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扎制神舟开工仪式,到五月初五为神舟点睛开光,直到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西塞神舟会主会期,这是一个历时四十天的传统文化盛会。期间要开展扎制神舟、祭祀、唱会戏、神舟巡游、神舟登江等系列庆典活动。

2009年,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与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塞神舟会,走进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殿堂,从此进入世界的视野。

            ——摘选自《西塞山下神州会》(张承良 选自《黄石日报》2018年5月24日副刊)

 

主题讨论:

文中说“西塞神舟会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你认为西塞神舟会的魅力表现在何处?你如何看待家乡的这一风俗?它是封建迷信还是风俗文化?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的影响下,调查取证,查阅资料并亲自去现场感受神州会,最终从所写的反馈来看,教师们的教学设想初步达成,学生们加深了对传统风俗文化的认识,更加深了对美丽家乡的情感认知。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德育渗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深入解读文本,合理开发和运用,才能将“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去,培养出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当代青年学生。

                                       

                                                       作者: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郑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