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网站 >> 通知公告 >> 正文

努力塑造现代教师完美人格

发布日期:2006-06-02    作者:信息技术处     来源:     点击:        


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灵魂又在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所“国有民办”的改制高中,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服务质量,首当其冲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多年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以“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色的创建为目标,以“严守教师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为主题,以“端师容、立师德、练师功、铸师魂”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校的主要作法汇报如下:
一、 立足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增强改革意识,努力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2000年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分别以黄政办文[2000]15号及黄教[2000]20号),批准我校为“国有民办”改制试点学校。在落实改制方案过程中,我校十分注重对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多次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改制方案》,增强改革意识。通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改革是大势所趋,黄石三中要发展,要在改革中创造机遇,赢得主动,就必须拥抱改革,抢占先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平,以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创办一流学校。
认识到位后,针对少数教师思想摇摆不定,服务意识不强,职业思想不巩固等问题。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师德教育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把“爱师业安心乐教,守师规以身立教”作为“师德教育月”活动的主题。典型引路、自我剖析、回顾展望等环节,教育广大教职工端师行以自重教,树理想以身许教。活动结束后,针对“师德教育月”查找出来的问题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按照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要求,我们出台了《黄石三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了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并印发人手一册。按照道德规范条款,每学期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作为教职工聘任、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据。
今年暑假市教育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师德教育周”活动,为我校进一步推进师德教育提供了契机。在2001年“师德教育月”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严守教师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作为这次师德教育周活动的主题。为保证活动成效,我们加强了领导,在进一步明确师德教育思想目标,丰富拓宽师德教育内容上进行了周密部署。通过大会动员、分组讨论、学习交流、树立师德先进典型、举办师德报告会等形式,使师德教育周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现任高三年级组组长吴顺红老师在“师德教育周”讨论中说过这样一句大实话“成绩好的学生我们要关心,帮助他们考上理想的大学,迈好人生的关键一步;但对学困生我们更要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念,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欢乐,因为正是这些学生的家长交费给我们发工资啊!”
抓住这一代表着三中大多数教师心声的正确舆论,学校及时草拟了《黄石三中教师自律公约(讨论稿)》供教职工学习讨论,并反复修改后予以颁布,试图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自律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内化,从而使教职工的师德规范能够变成自觉的行动。新学年伊始,我们注意从点滴工作抓起,比如:明确要求教师从“端师仪”开始即在仪表上做学生表率,规定教职工不准染发,男教师不准穿背心,女教师不能穿无袖衣服进课堂,或出入公共场所,要求他们时时处处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二、立足于三中校情,强化育人观念,努力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在学校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我们注重总结和弘扬三中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三中能有今天的业绩与辉煌,是因为四十六年来“敬业、崇德、和乐、进取”的校训常在师生耳畔召唤与叮咛;是因为“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序、严而有格”的教风已被全体教师认同和履行;是因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争先、与时俱进”的三中精神已与每一位教职员工血脉相连、休戚相关。尤其这两年来,在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三中人更是清楚地认识到师德师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风、学风的好坏,是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风范,关键是取决领导班子是否重视这项工作,是我校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九五”以来的学校各项计划时,都明确把“以高尚师德为由的”师魂踌造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工作目标,我校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以师德教育为核心的“端师仪、立师德、练师功、铸师魂”系列教育和培训活动,从而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道德素养,师德师风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我校青年教师居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总数7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力把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列为学校师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如对大学毕业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一律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三中校史校情,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常规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并且安排新教师向师德优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艺拜师,使老教师德艺双馨的师德风范在新教师身上得到承传。学校党委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定期召开学习会,定期上党课,定期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目的是净化青年教师的道德心灵。工会每年都要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校举行的师德演讲比赛,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师德宣传和自我教育。团组织每年都将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作为优秀积极分子向党委推荐纳新。近几年来,已有十多名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并成为师德的标兵。
通过全方位师德教育工作,三中的教师们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已蔚然成风,老教师言传身教,新教师身体力行,整个校园也呈现出一派昂扬奋进的新气象。如德言望重的肖九皋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每一位学生;严谨乐观华中汉老师退休之后,拒绝南方高薪聘请,毅然返聘回校,勇挑高三重担;乐于奉献的吴顺红老师不收一分钱报酬每次与无偿为学生补课;循循善诱的魏可花老师耐心细致如春风拂面一般将生病学生带回家中照看;任劳任怨胡幼华老师由一位市级优秀班主任转岗把任学生宿舍总辅导员,不叫一声苦,将原来脏乱差的学生公寓管理得井然有序,有条有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位三中老师都以自身的努力自觉地实践着教师道德规范,因为,加强师德修养不是一件偶然为之的事,既是必须要做的,也是自己终生的崇高追求。
三、立足三中的“人和”优势,增强发展意识,努力将教师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完美人格。
在我们学校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中虽无“天时”,无“地利”,但三中有“人和”。 “人和”是我们三中的立根之本,也是我们三中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多少年来,三中人正是依靠“人和”一步步走到今天。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三中的将来也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弘扬“人和”精神。因此在师德建设上,我们也大胆引入“人和”理论,将“人和”发展成为“团队精神”和“人文关怀”,继而推行“人文管理”。在加强师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我们积极倡导和鼓励全校教职工建立良好的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要摒弃彼此相轻的陋日,主动创造和谐、砥砺、亥心、共进的人际氛围;在师与生关系上,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出发点,善待每一个学生,全方位地开展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和人文关怀,从而让学生扬起人生成功的风帆。比如今年我校开办的“成功教育实验班”就是将教师的育才期待内化为学生的成才动力的一次探索。
将教师职业道德为内容的规范内化为教师的完美人格,并变成自觉的日常行为,达到知行合一至美境界,从而实现自己完美的职业人生。
是一项伟大而艰巨工程,而我们的探索目前才迈开第一步。但我们有信心,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关心和帮助下,按照“端师仪、立师德、练师功”的师德教育序列,精心塑造、一定能培养出一支具有现代完美人格的师资队伍,并通过他们,定能把黄石三中办成一所名实相符的黄石市示范学校、并跨入全省实验性、开放性有特色的重点中学行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