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4年全国大中小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黄石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周燕霞、副校长罗威、英语学科带头人曾华琼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我校被授予“湖北师范大学‘勤敏’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罗威副校长代表学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党委书记周燕霞同志上台领奖

罗威副校长做经验交流
一直以来,我校秉承“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以德为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育人质量和办学品质稳步提升。
一是立足课堂,深挖学科课程思政元素。
立足思政课堂主阵地,“把思政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让思政教育浸润心灵。

树立学科思政意识,充分挖掘学科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开展学科思政研究,编写学科思政校本教材,促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二是丰富载体,创新活动课程思政形式。
落实思政育人,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呈系列化、主题化,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主题、传统节日有系列。


创新思政形式,丰富课程内容。组建“雏燕”文学社、磁湖蹊地理社等多个学生社团;开展《钢的城》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会、青春红歌会等系列活动;设立“荆山讲堂”,邀请各领域专家来校讲学。



探索思政特色,推进课程校本化。分项开设篮球、排球、匹克球等体育课程;开发推广校本益智健身操;精心设计《唐诗音画》等艺术赏析课;大力打造劳动课程。






三是课外延展,开拓实践课程思政空间。
聚焦黄石生态文化、矿冶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其他省市文化项目,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博古通今的人文历史课堂,学生进社区、访西塞、瞻屈子祠,厚植家国情怀;
动感有趣的科技创新课堂,学生进东贝、访冶钢、观大学重点实验室、游三峡大坝,感受科技力量;
博大精深的自然地理课堂,学生探长江石林、研湿地公园、参观地质博物馆,探索自然奥秘。

开辟对外交流的全新视野,开展跨文化交流的国际理解教育。
与新西兰纳尔逊女子高中、美国缅因州李学院结为姊妹校,多次开展师生交流互访活动,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参加“香港—内地跨文化双向交流PBL赋能计划”,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跨文化特使邀访之旅”,加强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增进两地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思政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我校将继续建强思政课“主力军”,守好思政课“主阵地”,唱响思政课“主旋律”,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开创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新局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育新时代有为学生,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示范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