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他山之石,厚己家之长。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武汉城市圈帮扶计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跟岗培训学习,感谢黄石市教育局和湖北省杨文英语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在这美丽的季节,让我有幸走进名校,与大家共赴一场诗意的学习之旅。回首这段时光,如同一次精神的洗礼,不仅让我收获了学科教学的更多理念,更感受到工作室工作开展的魅力。 接下来,我将把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与大家一一分享。
一、学:跟岗学习情况
(一)深入校园,感受文化
10月27日下午抵达武汉,开始“武汉城市圈帮扶计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跟岗培训学员手册学习,并与杨文工作室联系制定具体研训安排。从28日上午我们开始配牌跟岗,先后到武汉六中、育才高中和康礼中学3所学校学习参观感受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及积淀的深厚底蕴。除了建筑特色的迷人和花园学校的美丽之外,武汉六中国际部和康礼学校的中英双语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二)走进课堂学习经验
深入课堂,细听感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杨文工作室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走进英语和国际部物理等不同学科课堂,先后听课共计14节,深入学习各级各类学校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及育人方法。特别是大单元复习的探索和读后续写的深挖都可以感受到教师们对课堂的思考和对学生深沉的热爱。



二、转:跟岗互动交流
1.研思并行,笃行不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认真观摩,遇到困惑的地方及时通过备课组活动和微信共商请教老师,这激发了我们双方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先后参与3次备课组活动,从读思课型的教学重点到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目的,从课堂发音的纠正到课本素材的整合,在一次次的研习中我们双方对课堂教学优点、不足与改进方法与授课教师进一步探讨,我们都收获颇丰。



2.主动询问,解疑释惑。先后与武汉六中教研组长俞老师和姚老师、高一备课组长万老师、高二备课组长刘老师,育才高中张老师和康礼中学教研组长叶老师就教研组活动管理交流。先后4次与杨文校长从名师工作室活动安排流程到注意事项进行交流,杨老师也从联络学校、活动开展到活动后总结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给我们提供自己的经验总结和特色创新。


三、思:学习心得体会
(一)感恩。感恩工作室从工作室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和教研组管理等几个不同板块对我们进行指导,所到之处老师们都会给予我们最热情的帮助。感恩在此次活动中每一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刘姣老师的高二年级考前阅读试卷评讲课,讲解细致、文本开发和循环检测让人印象深刻;省级示范高中武汉育才高中的评课活动包含授课教师说课(从教学设计、文本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自己的授课进行介绍),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特邀专家和杨文老师评课,层次清晰、问题意识浓厚。
(二)前行。本次跟岗学习,我端正态度、聚焦问题,让学习效益最大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各办公室浓厚的教研氛围和各位老师的不同认真,我明白我们有责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督促自己不断前行,从而给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的课堂;我们有责任不断提升各项能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时代在变,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变,考试试题的情境在变,我们唯有做好研究、顺应发展,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学生。
四、做:下步发展计划
师道远而学无涯,善若水而识无边。 下一步,我将把学习到的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做好以下发展规划:
1.提升“学习力”,进一步加强课堂优化和反思提升,将学科带头人的效应落在实处;加强对工作室功能定位、管理机制和活动组织的学习和实践,让工作室成员明晰权责、共同成长。
2.增强“行动力” ,努力加强和名师工作室管理上级部门的沟通,寻求政策支持,让工作室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规范工作室运行机制,畅通工作渠道,以教科研为抓手凝聚工作室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加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联系和活动开展,加强工作室辐射作用。
3.培养“创新力”, 努力依托学校党委和行政各项举措如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开发,520、320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跨学科行走课堂资源,校内地理、数学工作室联合活动等优化开展黄石三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各项活动,事事有方案,活动有总结,尽量做到着眼实效的同时,开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局面。
心有所向,方能致远。教师的肩上,应担起清风明月和草长莺飞;教师的眼眸,该藏下万丈光芒和星辰大海。我深信这段经历将激励我在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