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让山河破碎、举国同悲。为铭记历史、警醒未来,我国将这一天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共同缅怀灾难中的遇难同胞,更要铭记生命的珍贵,汲取防灾减灾的深刻启示。本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本周国旗下讲话由德育副校长赵虎校长为我们主讲。

赵虎,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黄石三中副校长,黄石市第二届学术带头人,获黄石青年五四奖章,黄石名师,黄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湖北省物理学会会员。任教以来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获得奖励和荣誉共计34项,在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灾难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心理创伤。为纪念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国务院于2009年批准设立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天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那么我们就一起排查一下校园内外以及身边的灾害隐患。
一、防溺水
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每一起溺水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请同学们牢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防踩踏
校园里的上下楼梯时段、升旗仪式或课间操结束后、放学的时候,人群熙熙攘攘,如果不注意,身体碰到别的同学,可能导致别人摔倒和滚下楼梯,就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请同学们上下楼梯时一定要遵守秩序,靠右行走,如果前面的同学走得慢,就耐心等待,不要试图插队或者从旁边挤过去,更不要逆流而上,不追逐打闹,不推推搡搡,避免走太快或突然停下来,减少踩踏隐患。
万一不幸摔倒了,也别慌,立即将身体侧身蜷缩,形成一个“保护球”:双手紧紧抱住后颈,保护你的颈椎;膝盖尽量往胸前靠拢,护住胸腔和腹腔里的重要器官;这样可以减少身体受到的压力。同时,大声呼喊,让后面的同学知道这里有人摔倒了,赶紧停下脚步,避免更多的伤害。
课间活动,不要在走廊和教室里奔跑,更不能追逐打闹,搞恶作剧,不能攀爬高处,包括窗户、讲台、操场上的体育器械,这些行为很容易发生碰撞,导致身体或头部受伤。下课时间可以在操场散步和同学聊天、在走廊上眺望远方,避免奔跑和激烈活动。
三、防触电
教室作为学生主要活动的区域,要格外注意用电安全。现在教室里的用电设备、插座都增加了不少,这些设备也成了用电安全重点关注的部分。插座、开关不能遇水,插座、开关严禁湿手使用,严禁向内部喷洒液体,清扫卫生时不可使用湿抹布擦拭,不可用水擦洗。教室里的空调、一体机、走廊墙壁上的配电箱、各楼层的饮水机,不得随意接触开关、电线部分,有触电风险。
路边的供电设备,一般不会伤人。不过,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可能导致电线断裂,设备漏电,所以在上学放学时一定要远离供电设备。
四、防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变化剧烈、破坏力极大。在强对流天气来临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空旷地带、大树下、居民楼下、广告牌下等危险区域。在上学放学路上遇到雷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应迅速进入建筑物内或坚固的遮挡物躲避,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遮挡物,应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同时观察周边,避免高空坠落的物体伤害。在积水路段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路况,尽量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排水井或地坑。在雷雨天气时,应及时关闭门窗,关闭电器电源,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灾难或许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选择提前准备。让我们一起把“安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记住一个避难姿势,排查一处安全隐患,完成一次逃生演练。因为每个小行动,都是守护生命的 “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