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追求的愿景,而在“四新”的加持下,更显弥足珍贵。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是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人格塑造的殿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引导者、陪伴者和激励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索者、创造者,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协作,在挑战自我中不断成长。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教育之路上,共同见证并参与“四新好课堂”带来的每一次华丽蜕变!
资深教师曾华琼示范课

讲课时间:4月15日上午第二节
讲课主题:周考试卷评讲课
课堂点评:
曾老师的课前复习设计合理,课前五分钟复习教材单词(选修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这种复习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强化记忆。讲题过程中,试卷分析层次清晰,展示学生错题并分析原因,注重针对性,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根源。教学目标明确,强调“得分意识”“比对意识”“中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注重应试能力素养。在讲题过程中,注重知识拓展与巩固,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升综合能力。最后的作业布置有针对性,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强化复习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青年教师项佳展示课
时间:2024年4月15日上午第四节课
课题:《导数的应用》

课堂点评:
黄石三中数学教研组对项佳老师的课堂作出如下点评:项佳老师本节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导数在构造函数中的应用为中心进行展开。基本功扎实,语言简洁规范;板书工整脉络清晰。课前5分钟记背后及时反馈学生记背效果,避免课前5分钟流于形式。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议在精选学生训练题时,更注重班级学情,增设问题链,降低思维坡度更好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

青年教师柯思思汇报课
讲课时间:2025.4.14
讲课主题:甲烷的化学性质
本节课围绕甲烷的化学性质展开教学,对教材的整合能力突出,既深入剖析教材实验的操作步骤,又能通过逐层解析实验现象与结论,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课堂设计注重以问题驱动思维,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逐步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知识。在突破取代反应机理这一难点时,教师创新运用动画模拟
微观反应过程,将抽象概念可视化,显著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同时结合实验注意事项的归纳与计算逻辑的梳理,凸显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培养,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作为一堂新授课,教师展现出较强的课堂把控力,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视频导入与实验演示的适时穿插,既保障了教学节奏的连贯性,又兼顾了学科实践性的落实。
青年教师李潇娜汇报课

讲课时间:2025年4月15日
讲课主题:四月第二周周考试卷讲解
课堂点评:
在本次试卷讲评课中,通过课前5分钟基础知识记背,帮助学生回顾了光的干涉对应的知识点,讲评过程中没有孤立地讲解试卷题目,而是通过一道题目的串联出多个考点,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内在联系,有效巩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讲解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深入剖析,精准找出错误根源,提高了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堂整体效果较好,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骨干教师谢劲松展示课

讲课时间:2025.4.15
讲课主题:周考试卷评讲
课堂点评:
本节课以“精准诊断、思维深化、能力提升”为目标,针对月考试卷展开评讲,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高频错题(如化学平衡移动判断、电解池两极反应书写等),重点突破典型问题。教学过程中采用“错因溯源—方法建构—变式迁移”的递进模式,既注重知识纠偏,更强调思维建模,例如通过“三步分析法”解构复杂电化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整堂课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善,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问题链设计和思维可视化呈现,有效实现了从知识补漏到能力提升的转化,为后续专题复习提供了良好范式。